云計算、物聯網與群體軟件工程
本篇文章4384字,讀完約11分鐘
2012年6月29日,第七屆開源中國開源世界峰會論壇在北京微世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舉行,為期兩天。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開源學術研討會,反映了中國開源技術和行業的崛起。本次會議討論的主題是移動互聯網終端設備(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網絡電視、車載信息系統等)的開發、應用和產業化。),以及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物聯網的發展和應用(重點關注開放、互聯和節能的技術發展方向)。
在今天下午的會議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偉先生發表了題為《云計算、物聯網和集團軟件工程》的主旨演講,介紹了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模式及其計算資源(包括計算能力、存儲能力、交互能力等)。)是動態的、可擴展的、虛擬化的,并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物聯網提出后,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未來每一個物聯網都將成為一個超大規模的系統。所謂超大規模是什么意思?大量的傳感和受控設備,多達1000萬個傳感器和各種攝像機,可以在執行過程中實現內容計算和通信過程,同時完成10到12次方的任務,并使用過多的非結構化動態數據,如照片、聲音、視頻等。他說,什么是開發系統?我認為有兩點:大眾化和大眾化的軟件研發與計劃化和精英化的軟件總體規劃和管理相結合,集團競爭機制是做什么的?它在軟件資源的形成、組合、測試、維護和服務的開發和研究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發展原則是什么?應用帶來的這些東西最初是與開發者分開的。現在用戶是開發者、設計師和維護者。此外,這個概念應該一直深化,不僅對于應用程序,而且對于較低級別的開發。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偉先生
據報道,國際開源社區(linux、apache、android、ta、ubuntu、fedora、gnome、kde、mozilla、openoffice和w3c等)的領導者和大師。)和IT跨國公司(ibm、英特爾、谷歌、惠普、紅帽、canonical、微軟、emc、arm、vmware、lpi、arm、Black Duck等)。會議還邀請了國內政府、企業、研究機構、大學、開源社區、主要客戶等方面的領導和專家。,有300多名參與者。除了開源會議,這次峰會還設立了圓桌會議。您可以與國內外著名專家面對面,自由地提出和討論國內外新一代互聯網和新興互聯終端,以及開源軟件的開發和應用。
以下是現場錄音:
主持人:非常感謝您精彩的分享!事實上,這兩位嘉賓也是今天峰會論壇到目前為止僅有的兩位主旨發言人,包括邱董事長上午發布的歌曲,包括張部長在內,包括今天在座的嘉賓。我發現很少有女性,稍后會有一個互動的特別會議,是關于社區和人才培訓的。我建議來賓們一定要討論當時開源社區中女性的培訓。中國的祖先說,與男人和女人一起工作并不累,這可能對中國開源軟件產業的發展大有裨益。下面,有請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偉先生作題為“云計算、物聯網與集團軟件工程”的主題演講。請鼓掌!李偉:我很高興今天下午和你討論軟件開發,但是因為我沒有仔細閱讀通知,今天的主題實際上是開源軟件。我準備的材料和會議的主題有些距離。讓我們和你討論一下。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云計算和集團軟件工程”。
五年前,我們開始在軟件領域討論物聯網。三四年前,云計算非常熱門。今天,我提出了團隊軟件工程的問題。我們可以先談談什么是物聯網。物聯網的概念是由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用于使用射頻識別電子標簽的物流網絡。經過幾年的發展,物聯網實際上是指一個復雜的信息系統,面向特定的領域或行業,具有過多的數據,如智能交通,特別是在大城市,如北京和上海,甚至可以預測路況,智能電網,現代物流,醫療保健,信息網格,全球信息網格,如美國,所有這些都是物聯網的典型應用。
為什么物聯網很重要?因為它是未來信息社會的基礎設施,我們如何衡量我國的工業已經實現了信息化?物聯網是一個象征性的成就。無論是在電網還是在交通領域,我們認為已經實現了產業信息化,是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起點。因此,國家把突破關鍵技術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作為信息領域的核心任務之一,這也是物聯網將持續四年的原因。
什么是云計算?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模式,其中的計算資源(包括計算能力、存儲能力、交互能力等)。)是動態的、可擴展的、虛擬化的,并作為服務提供。目的是甚麼?為用戶提供簡單、易用、安全和可靠的服務的本質是什么?我們該怎么做?我認為這是為了保護用戶免受計算、存儲和同心控制等底層操作細節的影響。所有物聯網用戶都不需要關心如何實現服務,而是直接需要這種服務。在我看來,云計算是實現物聯網的一種方式。例如,云計算提出軟件即服務。這是什么意思?最終用戶不需要關心使用了哪些特定的應用軟件和資源,他們可以直接獲得所需的服務。什么是平臺即服務?這意味著這些應用程序可以直接獲得所需的功能,而無需關注操作系統和中間件底層模塊的實際調用和運行。在下一個層次上,基礎設施是一種服務,平臺可以直接獲得計算和處理資源,而無需關注硬件設備的細節。云計算為物聯網的實現,尤其是物聯網軟件系統的實現提供了解決方案。它的概念是為用戶服務,它的核心技術是屏蔽潛在的想法。
物聯網提出后,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未來每一個物聯網都將成為一個超大規模的系統。所謂超大規模是什么意思?大量的傳感和受控設備,多達1000萬個傳感器和各種攝像機,可以在實現過程中實現內容計算和通信過程,同時實現10到12次方的任務,并使用過多的非結構化動態數據,如照片、聲音、視頻等。,到什么程度?直到10的18次方,過度會導致什么?它挑戰傳統的軟件工程。傳統軟件工程是什么樣的?例如,我們所有的大型軟件公司一開始都是精英,而在座的各位都是優秀的大學畢業生。整個軟件設計是有計劃的,所有的需求都是預先計劃好的,然后向下開發,這是有計劃的。另外,整個開發過程是封閉的。根據這種方法,最典型的東西是我們經常使用的窗口。根據過去50年發展起來的軟件工程方法,大約有60,000個功能模塊。代碼有6000萬行,使用了9000名專業人員,花了5年時間才完成。物聯網甚至物聯網上的任何信息系統都比6000萬行代碼大,比如facebook。根據我們的結果,每月應該上傳60億張照片,并且應該標記60億張照片。誰寫的基本信息,照片中使用的相機技術,照片本身,以及照片的說明。為了全面標記和處理這四個方面,為核高基礎項目開發了一個四面體模型,處理一張照片需要12分鐘。根據傳統方法,vista的規模有10,000人,需要40年才能完成,根據工作量,需要41年。事實上,并沒有花41年。如何完成?事實上,解決方案是分組模式。臉書上有8.5億用戶。如果每個用戶標記自己上傳的照片,這些事情將在一個半小時內完成。現在,如果不這樣做,1億用戶可以在一天內完成。這是一個例子。現在在線解決方案是動員團體來做這件事,所以人們想知道我們的軟件開發是否也能動員團體來做這件事。這是蘋果應用商店和谷歌安卓市場。自2008年7月以來,蘋果已經開放了手機用戶程序,允許70萬人參與。谷歌安卓市場估計有45款手機應用,有60萬人參與。
軟件應用系統能以團隊方式開發嗎?例如,美國的topcoder公司采用了一種競爭性的團隊軟件開發模式,250,000名開發人員加入了開發社區。他們承擔了美國在線委托開發的通信后端系統。topcoder使用這種方法將系統分成52個部分,然后由社區投標。傳統的軟件工程需要在一年內完成的工作需要在五個月內完成,因為它是招標的,所以有一個團隊競爭的過程。盡管完工速度更快,質量也優于規定,但行業要求不超過1000行。面對過多的軟件,從facebook應用到app store應用數據,再到app store應用和簡單的topcoder服務程序,云計算模式下的軟件開發能否進入物聯網?我認為主要是為了解決這樣一個問題。首先,過度信息的挑戰,系統的超大規模信息系統,以及物聯網之類的東西,集團的發展模式是解決過度信息問題的一種很有前途的模式,而集團的介入也會帶來安全問題,所以需要有一個集團打磨項目。這個軟件項目是做什么的?面對過多的信息系統,利用群體競爭模式設計和開發安全可靠的物聯網是群體軟件工程的目標。面對過多的信息系統,最終目標是通過成組方法實現安全可靠的軟件。有什么想法?從封閉到開放的開發過程,從精英到大眾的開發人員,從工廠到社區的開發組織,在概念上都與開源有一些共同之處。作為軟件工程,從機器工程到社會工程的開發方法,就像城市建設一樣,不能完全拆除再重建,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演化,這也是超大規模系統的特征之一。
什么是開發系統?我認為有兩點:大眾化和大眾化的軟件研發與計劃化和精英化的軟件總體規劃和管理相結合,集團競爭機制是做什么的?它在軟件資源的形成、組合、測試、維護和服務的開發和研究中起著基礎性的作用。發展原則是什么?應用帶來的這些東西最初是與開發者分開的。現在用戶是開發者、設計師和維護者。此外,這個概念應該一直深化,不僅對于應用程序,而且對于較低級別的開發。軟件工程的基本內容:群件的多層架構,云計算的核心是屏蔽原則、群件復合服務原則、用戶身份多重性原則、開發者競爭選擇原則、競爭測試原則和對抗安全原則。讓我解釋多重性。為什么它以前會分開?例如,windows7上有用戶。事實上,它們之間只有兩層。成為應用商店后,開發環境就開放了。任何用戶都可以使用開發環境來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序。至少需要三層。如何確保安全?因為用戶必須使用開發層,所以相鄰層是開放的。夾層怎么樣?用戶不能直接進入操作系統,中間層是屏蔽的。多層結構出現后,屏蔽原理可以保證各層都有發展群。多層結構允許相鄰層打開,夾層關閉,這在原則上可以確保安全性。每層由三部分組成:一是開發環境,二是服務的形成,稱為復合服務機制,三是數據庫。
組合原則:首先,有基本服務,即可以調用的函數,然后所有的服務組合都可以由基本函數通過順序、分支、循環和并發、通信和同步機制形成。因為它相當于可計算性,所以程序能做的七種機制都可以做,而群件多層是一個多態的層次結構。例如,一個函數有相同類型的實數和自然數的加法。然而,領域是不同的,所以是這個。在多層結構之后,服務組合的方式是相同的,但是基本服務是不同的,因為每層提供的基本服務是不同的,并且基本服務部門可以開放和下移。競爭選擇開發者的原則,因為它是一個群體,我不太了解開源。核心是每層開發人員的數量和直接用戶的數量應符合28的規律,20%以上的開發人員是群體軟件開發的必要條件,從而形成競爭環境。
有250,000名頂級程序員和48,000名活躍的開發人員,相當于注冊人數的20%。他們來自204個國家,其中中國玩家占23.6%,超過1萬人。許多人通過Topcoders參與美國團隊軟件開發,這有著光明的前景。
謝謝!
下一篇:沒有了
標題:云計算、物聯網與群體軟件工程? ??地址:http://www.001my.org/article/34874.html